【每月勞動權益解析】常見「責任制」勞動權益問題(二)

邱羽凡律師(勞動視野工作室研究員)、陳品安律師&蔡晴羽律師 (勞動視野工作室工人法律諮詢義務團隊)

勞動視野Logo

職場上常聽到老闆說「我們採責任制」來提高競爭力,不少勞工朋友們也默默地以責任制來自我說服配合公司的要求,導致責任制這個詞在台灣各行各業多年來被浮濫使用,對應到勞工身上則是超時加班、過勞生病死亡的事故頻傳,然而,這些現象是否為我國的勞動法制所管制?勞動視野工作室自20145月起,將於【每月勞動權益解析】常見「責任制」勞動權益問題系列為您逐一解答,在常見「責任制」勞動權益問題(1),我們已解析:

1什麼是「責任制」勞工2我要去哪裡查詢自己是不是適用勞基法責任制3:如果我適用責任制,那還能受到勞基法的保障嗎4:一旦被政府公告列為適用責任制適用對象,有可能再排除適用嗎(附件1:是否為責任制勞工的判斷流程圖)

◆本期解析:

5我在律師事務所擔任會計,面試的時候老闆要我簽「自願適用責任制」的同意書,如果簽了就再也不能領加班費嗎? (勞資約定適用責任制的效力)

6如果我被公告為適用責任制的勞工,但是公司沒有規定工作時間,平時工作時間都不固定、作到老板點頭才能下班,這就是責任制嗎? (未以書面約定工作時間時的效力)

7什麼是勞基法第84條之1責任制的「書面約定」?

8「工作規則」可以取代書面約定嗎?「勞資會議紀錄」可以取代書面約定嗎?

9:如果雇主沒有將書面約定送主管機關核備,會有什麼影響?

10適用責任制後,就沒有任何工時上限的限制嗎?

 

5我在律師事務所擔任會計,面試的時候老闆要我簽「自願適用責任制」的同意書,如果簽了就再也不能領加班費嗎? (勞資約定適用責任制的效力)

:勞動基準法(以下簡稱勞基法)84條之1明文規定,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之工作者,方才能以書面約定排除《勞基法》有關第30 條、第32 條、第36 條、第37 條、第49 條的規定(是否為適用責任制,請參考勞動視野工作室常見「責任制」勞動權益問題1),若勞工從事的工作並未經勞動部公告為責任制之工作,就算老闆要求勞工簽署「自願適用責任制」之同意書,而且勞工也簽署了,仍不符合適用勞基法第84條之1的要件,該勞工非為責任制員工,不得以書面排除《勞基法》加班、工時時數、休假等有關工時的一般規範,換言之,若不在勞動部分公告適用責任制的範圍之內,不論勞資如何約定都沒有效力,此時,勞工仍得依《勞基法》一般規定,向老闆請求加班費。

 

6:如果我被公告為適用責任制的勞工,但是公司沒有規定工作時間,平時工作時間都不固定、作到老板點頭才能下班,這就是責任制嗎? (未以書面約定工作時間時的效力)

答:若勞工從事的工作是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之工作,勞雇雙方仍應以書面另行約定,方得排除勞基法第30 條工作時間、第32 條加班、第36 條每週例假日之休息、第37 條休假日及第49 條女性夜間工作的規定。再者,勞資雙方之約定依據第84條之12項規定,該約定應以書面為之,並應參考勞基法所定之基準且不得損及勞工之健康及福祉。

本題中,勞工雖是公告適用責任制之勞工,但因為公司沒有規定工作時間,平時工作時間都不固定,必須作到老板點頭才能下班,此時,勞雇雙方因未以書面寫明勞動條件,已違反第84條之12項規定,不符合第84條之1責任制勞工排除工時規定之要件,換言之,書面約定是法定強制要件,因此,勞工應繼續適用原勞基法的工時規定。

 

7什麼是勞基法第84條之1責任制的「書面約定

勞基法第84條之1之責任制,必須由勞雇雙方針對工時、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等事項為特別約定排除適用勞基法規定。勞雇雙方之約定本不一定要以書面為之,但是本條第2項特別規定責任制之約定應以「書面」為之,也就是必須把勞雇雙方對於適用責任制(特別排除適用勞基法有關規定)之約定,透過「白紙黑字」記錄下來,才符合勞基法這樣的要件。

 

8「工作規則」可以取代書面約定嗎?「勞資會議紀錄」可以取代書面約定嗎?

:就工作規則,法院實務曾有採肯定見解,該案闡釋「勞雇雙方約定固得以勞雇雙方勞動契約訂定,或另行約定,僅須以書面為之而已,是書面之形式為何,自無定式」,因此認為雇主如已將工作規則送請勞工簽收,並且向勞工為公告,並且將工作規則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即符合此書面之要件(最高法院100年度台上字第2246號民事判決)(關於「核備」之效力,請參考下一題)。

至於勞資會議紀錄,則也有法院實務採肯定見解,認為雇主成立勞資會議後,已就有關是否適用責任制之事項由勞資雙方各自提案、討論及協議,作成書面紀錄,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且實施多年來個別勞工,均未曾反對即屬默示同意而受拘束,因此符合責任制之書面要件(最高法院103年度台上字第838號民事判決)

筆者認為,法院實務這樣的適用結果,明顯已架空勞基法第84條之11項要求勞雇雙方應個別磋商,並特別約定是否適用責任制之要求,對勞工權益保障甚為不周而有不當。然而,在現行實務之運作下,勞工必須特別小心注意有關工作規則、勞資會議決議,是否有不利之適用責任制之勞動條件。

 

9:如果雇主沒有將書面約定送主管機關核備,會有什麼影響

:勞基法第84條之11項規定上述的「勞資書面約定」應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勞動部、地方勞工局)認為若勞資書面約定若未經核備,就不符合適用責任制的要件,該約定就無效,那麼勞工就繼續適用勞基法中的工作時間、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保護規定,不適用勞資書面約定中的條件。此外,勞工行政主管機關對於該書面約定尚有審核的權利,也就是對於有損及勞工之健康及福祉的約定得退回給雇主(註:何為損及勞工之健康及福祉的約定,請參考下一題),要求雇主改正,在改正並通過再審查前,仍不適用責任制。

不過,我國法院與勞工行政主管機關的看法不完全一致,有判決認為即使沒有經過主管機關核備仍得適用勞資約定的條件(註1,例如以工作規則取代個別約定的情形下,有判決認為,雇主若將工作規則同意書送請個別勞工簽名,即已符合適用責任制之書面要件,即使未將該工作規則送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也不影響效力(台灣高等法院100年度重勞上字第36號民事判決)。但是筆者認為,在台灣普遍欠缺工會等集體力量來保障個別勞工權利的情形下,勞資個別約定其實就形同於雇主方決定,行政機關之核備幾乎是事前為責任制勞工之權益把關僅剩的手段,而且司法院大法官釋第494號理由書也指出,雇主依同條規定與勞工所訂立之勞動條件書面約定,關於工作時間等事項,亦應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並非雇主單方或勞雇雙方所得以決定。

不過,在各機關見解不一致的情形下,建議遇到此爭議的勞工可以先向各地勞工局檢舉並申請勞動檢查,則在雇主未將書面約定送交核備時,主張核備為強制性要件的勞工行政機關至少會就依個案情形而針對超時工作、未依法休假或未經工會或勞資會議同意而讓勞工加班等情形而分別予以處罰,而能在第一時間內至少先發揮部分制裁雇主並保障勞工權益的功能。

◎註1:主張未經核備仍得適用責任制之約定的判決,例如台灣高等法院94年度重勞上字第26號民事判決;主張未經核備則責任制的約定就無效的判決,例如臺灣高等法院101年度勞上字第55號民事判決。

 

10適用責任制後,就沒有任何工時上限的限制嗎

(例:如果我是適用責任制的保全人員,公司規定要我們簽「每天正常工時12小時,最多可以加班到滿工時16小時工作,滿7天才能休1天」的契約,若不簽就沒工作,但我真的無法負擔這樣的工時,該怎麼辦?

:適用勞基法第84條之1的勞工並非就不受到勞動保護,同條規定也明示責任制的勞動條件不能損及勞工之健康及福祉,而勞動部與各地勞工局就不同職業的責任制勞工也訂有「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例如保全業人員的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就規定,保全業之保全人員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連同延長工作時間,1日不得超過12小時(註2),原則上若雇主約定比行政機關所訂準則更不好的條件,將會於送核備時被退回而需重新約定。勞工可以先自行查詢相關相審核標準,若雇主公告或要求勞工簽署的約定比審核標準低,則雇主很可能未並交核備或是未通過核備,勞工可以申請勞動檢查。

此外,勞基法第42條規定:「勞工因健康或其他正當理由,不能接受正常工作時間以外之工作者,雇主不得強制其工作。」縱使是責任制勞工也受此條保障,所以勞工縱使有另外約定加班時數,仍得依此拒絕加班

再者,今年7月修訂的《職業安全法》6條之規定,雇主對於「輪班、夜間工作、長時間工作等異常工作負荷促發疾病之預防」,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違反則要處新臺幣三萬元以上三十萬元以下罰鍰。

2:各業的「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得於勞動部網頁查詢行政函釋,關鍵字請鍵「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或是向各地勞工局查詢「核備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約定書審查基準」

 

附件:保全業之保全人員工作時間審核參考指引

一、不得損及健康及福祉

勞動基準法第84條之1規定,經中央主管機關核定公告為該條之工作者,勞雇雙方得另行以書面約定工作時間、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等,並報請當地主管機關核備。其約定應參考該法所定之基準且不得損及勞工之健康及福祉。

二、人員資格應符合規定

雇主報核之勞雇約定書,其保全人員確認屬保全業法所稱之保全人員。

三、約定書應記載工作內容與工時安排

雇主報核之勞雇約定書,應包括職稱、工作項目、工作權責或工作性質、工作時間、例假、休假、女性夜間工作等有關事項。

四、工時安排應合理化

()勞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連同延長工時不得超過12小時。民國10151日後,每日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0小時;連同延長工作時間,1日不得超過12小時。

()遇有緊急情況者,每日正常工作時間連同延長工時不得超過14小時,惟下次出勤應間隔至少12小時。

()人身保全及運鈔車保全,每4週內正常工作時間不得超過168小時。

五、確保例假休息

勞工每7日中至少應有1日之休息,作為例假。經由彈性約定,得於2週內安排勞工2日之休息,作為例假。

六、維持適度休假

紀念日、勞動節日及其他由中央主管機關規定應放假之日,均應休假,工資應由雇主照給。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工作者,工資應加倍發給。惟不宜年度休假全部改採工作,加發工資。

七、工作負荷重、勞動密度大之工作應參考「職業促發腦血管及心臟疾病(外傷導致者除外)之認定參考指引」,預防過勞

對於長時間勞動造成明顯疲勞累積之評估標準應列為勞雇約定之重要參考。

 

 

勞動視野工作室會員通訊暨法諮服務問卷

勞動視野Logo

各位工作室的會員們好:


勞動視野工作室自設立之初開始提供會員免費法律諮詢服務,並於去年五月起每月定期發刊電子報。迄今,通訊已出刊了十二期(現名《勞動視野通訊》,前名《勞動之友通訊》),也已提供許多會員法諮服務。想請各位會員撥冗填寫本份問題,提供您對這二項服務的看法及建議,做為我們未來改善的參考。

問卷網址: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Cb5MRsGA0T8RsDJxRsLomirBLNR42zazEURwtpevnc0/viewform?c=0&w=1

 

***************************************************

(問卷內容,第1頁)

第一部分:通訊滿意度調查
一、您最常使用什麼媒介閱讀《勞動視野通訊》: *

    手機
    桌上電腦
    平板電腦
    印成紙本

二、您收取電子報大部分使用的信箱為? *

    G-mail
    Yahoo
    MSN(hotmail)
    Pchome
    Yam
    其他:

三、請問您目前使用此電子信箱的頻率為? *

    每天
    只有上班時間才收信
    一週數次收信
    每週一次
    偶爾,想到才會收信

四、我們一共發行了十二期通訊,請問您閱讀了多少期呢? *

    少於3期
    大約5~6期
    幾乎每期都讀
    其他:

五、當您收到電子報時,您會: *

    仔細閱讀多數文章
    固定閱讀特定專欄
    概括瀏覽,並在自己感興趣的部分停留仔細閱讀
    收件後如有空閒才會瀏覽

六、您喜歡閱讀《勞動視野通訊》裡哪一個主題的文章(可複選) *

    編輯室報告
    勞動視野論壇(勞動權益相關時事分析評論)
    勞動之友專欄(會員投稿)
    工會權利與裁決
    每月勞動權益解析(加班費、責任制等勞動權益解釋)
    勞動快訊(與勞工權益相關的政府法令訊息)
    活動訊息(與勞工有關的公開活動)
    沒有特別喜歡的
    其他:

七、《勞動視野通訊》裡面,您「不」喜愛的主題為(可複選): *

    編輯室報告
    勞動視野論壇(勞動權益相關時事分析評論)
    勞動之友專欄(會員投稿)
    工會權利與裁決
    每月勞動權益解析(加班費、責任制等勞動權益解釋)
    勞動快訊(與勞工權益相關的政府法令訊息)
    活動訊息(與勞工有關的公開活動)
    沒有特別不喜歡的

填寫問卷請點

 

關於勞動視野協會

 勞動視野Logo

勞動視野工作室成立於2011年1月,由數名關心台灣勞動事務與工會/工運發展之工會實務工作者與勞動法律研究者等所組成。工作室以基層勞動者的立場出發,希冀藉由協同勞方組織工會、發展勞動者集體力量以減輕並進而消弭資方對勞動者之壓迫,最終實現勞工自治自決之目標。
 

 

我們的工作項目  

協助勞工籌組工會、提供勞工組織工會所需資訊。

為勞工提供勞動法令諮詢,協處勞工解決勞資糾紛,提供勞資爭議調解、勞資仲裁、勞動訴訟、不當勞動行為之裁決,以及勞資團體協約協商之諮詢。  

編寫與出版勞工教育相關教材,辦理勞工教育課程。  

進行各行業之勞動實況調查,提出勞動政策建議。

 

摺頁_外頁.jpg摺頁_內頁.jpg  

 

 

【勞動新訊】勞工應休未休之特別休假應如何給付工資?

 

勞動視野工作室編輯室報告:勞工應休未休之特別休假應如何給付工資?

依最高法院的最新見解,認為可歸責於雇主不能休之特別休假工資應依勞動基準法第 39 條發給。也就是說,特別假沒休也是一種未經勞工同意之休假日工作,「工資應加倍發給」,而不僅僅是依「平均工資」計算,各位勞工朋友應要小心要注意自己的工資是否有短少。

以下內容轉載自法源資訊網:

http://www.lawbank.com.tw/news/NewsContent.aspx?NID=121174.00

雇主未依勞動基準法第 39 規定計算未休特別休假之工資,僅以各該年度之月平均工資計算給付,自於法未符

裁判字號:103年台上字第1047 

案由摘要:請求給付退休金等

裁判日期:民國 103 05 29

資料來源:司法院

相關法條:勞動基準法 255 條(100.06.29

要  旨:按勞動基準法第 39 條規定,雇主經徵得勞工同意於休假日工作者,工資應加倍發給。又所謂「工資」,係指勞工工作所獲得之報酬,包括工資、薪金及按計時、計日、計月、計件以現金或實物等方式給付之獎金、津貼及其他任何名義之經常性給與。勞工因雇主之限制而未請特別休假,雇主自應給付未休特別休假之工資。惟雇主未依該條規定計算給付金額,僅以各該年度之月平均工資計算,於法未符。(裁判要旨內容由法源資訊整理)

 

【勞動之友專欄】讀梁小花抗暴記有感

熱小草(勞動視野工作室之友)

勞動視野Logo

編輯室報告:鴻海郭董向媒體誇口「我們起薪36」,被旗下員工梁小花打臉,在FB上秀出薪資單,底薪竟不到17!鴻海集團立刻派人「溝通」,取得梁小花的道歉錄音和道歉函,同時梁小花也開始遭網民批判。【勞動之友專欄】收到會員熱小草(筆名)投稿〈讀梁小花抗暴記有感〉,痛感太多台灣勞工慣老闆、不團結,確實應警醒反思。

梁小花,鴻海集團群創光電公司的一個基層藍領作業員,一個30歲出頭的年輕媽媽。當鴻海老闆郭台銘對媒體和公眾誇口說出「自己公司招聘員工的每月底薪是36000元」之時,梁小花在網路上留言並出示自己的薪資單,揭穿郭台銘給員工的底薪只有16千多元,不只遠低於郭台銘所說的36000元,甚至比法定基本工資還低。

梁小花的網路留言引發軒然大波,不少群創員工也跟著紛紛對公眾出示自己的薪資單證明公司給的底薪很低,逼得群創高層不斷出來對外說明薪資結構,迫使電子業大廠自行揭露以各種名目切碎員工薪資的慣用伎倆:用很低的底薪一方面降低資方應負擔的勞健保金額,另一方面迫使基層員工「自願」配合輪班和加班,低底薪更方便資方在生產需求下降時減少需給付的薪資。

群創光電為阻止更多員工對外揭公司瘡疤,除了在公司內部下封口令,更在數天後「人肉搜索」到梁小花本人。公司派人直接到梁小花家登門拜訪,還讓她親口錄音和親手寫信向郭台銘道歉:為誤解公司的薪資結構而道歉,為破壞公司名譽而道歉,為沒聽清楚郭董說的話是指大學畢業生、不適用她這類只有高中職畢業的員工而道歉。

勇敢出示薪資單的梁小花沒有做錯任何事,竟然必須向郭台銘道歉。而不少台灣勞工非但不同情梁小花,更不批評群創對勞工施壓恫嚇,反而與資方同聲抨擊梁小花。他們讉責梁小花公然扯老闆和公司後腿;他們認為薪資高低代表個人能力,就是因為沒能力才會做技術員領低薪;他們罵她既然不認同公司就應該趕快離開;他們覺得這種不能為公司講話、對公司沒向心力的員工應該早點被開除,免得當害群之馬。

這些言論令人氣憤,但也非常具體地表現台灣勞工的階級意識:大多數台灣勞工都非常雇主(統治階級)思維,認同資本主義這個由握有資本者掌握統治權力的社會經濟秩序,臣服於雇主的指揮和支配。可是,勞工工作這麼累、薪水這麼低、生活這麼苦,老闆卻賺得那麼飽,這種現象難道沒有問題嗎?不批評老闆壓榨勞工,卻為難一個只是拿出薪資單來說實話的勞工,台灣社會難道不該反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