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新聞報:基本工資調漲5.03%=900元!

5960302364_ba49142d7f_m.jpg     

(照片提供:汪英達/工運工作者)

基本工資調漲5.03% 每人可多900元

時間:2011/7/21 16:22
撰稿‧編輯:李憶璇

新聞來源:http://news.rti.org.tw/index_newsContent.aspx?nid=308548

勞委會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今天(21日)經過多方討論後,最後敲定基本工資調漲5.03%,由新台幣17,880元調漲至18,780元,多加900元;時薪也從每小時新台幣98元調漲為103元。

儘管勞資雙方對於基本工資的調漲意見紛歧,難有共識,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在歷經5個多小時的會議,最後仍然參考學者建議,宣布調漲基本工資至新台幣18,780元,漲幅5.03%。

勞委會主委王如玄表示,她在勞資雙方間多次斡旋,希望縮短調薪差距,其中資方代表從一開始打定主意不調漲,逐漸退讓為可接受2010年調漲3.47%的比例;至於勞方先前提出的基本工資的3個版本,1萬9、2萬1與2萬3也都被打回票,最後定出調漲900元的結論。

而就在勞資雙方毫無共識的狀況下,委員會最後參考學者意見,在考量經濟成長率與物價上漲指數後,認為應該調漲4.96%,也就是新台幣18,767元,
但為取整數,決定最後調漲900元。王如玄說:『(原音)整數處理後,我們的調幅是5.03%,就是月薪的部份調整900元,時薪的部份調整到103元,
從98元調整到103元,這是目前我們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最後的決定。』

對於委員會最後做出的結論,王如玄希望可以讓勞工分享經濟成長果實,儘管勞資雙方不盡滿意,但勞委會仍將擬定方案,會報行政院核定通過後,預計2012年1月1日就可以施行。

 

*延伸閱讀:

提高基本工資 拒絕工作貧窮/全國產業總工會

馬總統的尊嚴勞動=900元? 嚴厲譴責5.03%羞辱勞工/全國產業總工會

基本工資審議週四登場 越過貧窮線 23,459 全產總提版本/孫窮理(苦勞網特約記者)

 兩黨壓低基本工資造成勞工貧困/反貧困聯盟

基本工資不只是法定最低薪資 真正的意義是「維生薪資」/林奕志

5959793737_3b2f30b4f9_s.jpg5959820273_6350151161_s.jpg5959727257_10d9724700_s.jpg

(照片提供:汪英達/工運工作者)

聯合報工會開講勞動法權益新解,圓滿落幕!

IMG_0035.JPG  

(照片說明:主講者勞動視野工作室執行長陳文育受邀至聯合報工會進行勞教活動)

20011711日勞動視野工作室執行長,以「勞動法權益新解」一書作者之一的身份,應邀至聯合報產業工會進行勞教,並以該書作為講題的內容,內容涵蓋了勞基法適用的判斷、職災的認定與相關權益、工資和工時、勞保與勞退制度等。除了法律的講解與案例的分析,並提供較為實用性的方法,以協助解決勞資之糾紛,如:勞資爭議調解、勞動檢查、法律扶助等要如何申請、如何撰寫存證信函、如何善用法院支付命令等。

IMG_0031.JPG  IMG_0032.JPG  

兩小時的勞教課程,工會幹部踴躍地提出問題與看法,在在顯示出台灣多數勞動者對勞動法律知識的欠缺與對國家機器長期傾向資方的不滿。使得課程在延長了將近三十分鐘,欲罷不能的情況下,還是必須結束此場勞教。雖然課程是有結束的時刻,但勞動者權益的爭取是需要不斷持續並有更多人的投入與關注,被壓迫與被剝削的一方,才有可能獲得較為公平的對待,進而也才能建立一個適合多數人生存的社會。

IMG_0025.JPG  

(本報導照片來源:聯合報工會)

 

註:《勞動法權益新解》訂購資訊:http://travaillersousloi1.blogspot.com/2011/03/blog-post_6231.html

新北市永和社區大學免費「勞工權益與保障課程」熱烈報名中!

head.jpg  

勞動視野工作室執行長陳文育受邀擔任永和社大勞工權益與保障課程課程講師之一,工作室與中華電信工會出版之《勞動法權益新解》為課程指定閱讀資料,課程期間(2011.9.13—2012.1.16),免費報名,歡迎踴躍參加.

(以下資訊轉錄自:http://www.community-univ.org.tw/?q=node/1757)

 

 

◎勞工大學課程/勞工權益與保障


 

課程時間:週五晚上7:00–9:50


授課講師:廖漢威主持,每週邀請相關專業人士講解。


講師簡介:英國布理斯托大學國際發展研究所碩士,曾於國營事業工會任職,現為永和社區大學專員。


課程宗旨:本課程分
為三個部份,第一部份是勞工權益通論,介紹媒體較常見或民眾普遍關心的勞動權益議題,讓學員初步掌握勞動法令與實務。第二部份以各行各業之就業生涯為例,
邀請專業人士講解如何入行、該行業特有的勞動權益議題等,讓學員了解各行各業勞動條件的差異及如何因應的問題。最後一個部份嘗試對勞工就業問題要依靠政府
的思維提出另類思考,針對勞工如何建立自力的、互助的社會支持或就業安全網絡,提供台灣目前運作過一些實例,刺激學員思考。本課堂課後提供免費勞動法律諮
詢,舒解學員個人於職場所遇之困境。


授課方式及教學方法:本課程主要以演溝進行,但講師適時要求與學員互動;另有三次學員的剪報作業,期待學員結合課堂上所學,及自身經驗,增進勞工權利的意識及知識。


選課學員條件:歡迎受雇者、正在找工作之勞工、或關心自己親朋好友勞動權益處境的朋友。


課程大綱與進度:


第一週 職場自保(一)-面試篇:
到職前,必須經過面試錄取及簽訂勞動契約(口頭或書面)等步驟,這些過程要注意什麼呢?怎麼開口跟老闆談待遇呢?本次課堂為學員講析。

第二週 職場自保(二)-個人篇:
在職場工作常遇到不合理的事情,怎樣向上級反映?如果無效的話,勞工可以有什麼樣的方法或管道,爭取自己的權益呢?本次課堂為學員介紹公司管理文化,並分析存證信函、調解、訴訟等方法的利弊。

第三週 您的勞保保多少才對?勞工保險教戰:
人人都有保勞、健保,但是保多少才是對的呢?如果老闆低報勞保,對勞工有什麼影響呢?勞工可以怎樣要求公司改善呢?本次課堂介紹勞工保險的方方面面。

第四週 爭取平等沒在怕!論職場性別平等:
您不敢請生理假嗎?您知道育嬰假期間可領六成薪資嗎?遇到就業歧視怎麼辦?本次課堂講解性別平等相關的法令與實務。

第五週 上下班出車禍也算職災?職業災害求償怎麼做?:
沒有人希望自己遇到職業災害,但是我們不能因為沒想過、不希望發生,就忽略它的存在。萬一真的遇到,勞工要注意什麼?怎樣爭取有薪的工傷假?怎樣跟老闆溝通?本課堂將一一講解。

第六週 過勞要命!發現職場的慢性殺手-職業病面面觀:
近年各行業的過勞死事件頻傳,事實上,它只是眾多職業病的一種,究竟職場隱藏了多少職業病的因子呢?指定職業病很難嗎?勞工究竟可以怎樣自力救濟呢?本課堂講解職業病認定的流程及機制。

第七週 派遣勞工不是人?非典型反剝削大作戰:
相對於正職員工,現在職場上有許多派遣、定期契約、部份工時等的非典型勞動型態,究竟這些雇用型態合不合法?勞工即使遇到非典型的雇用,可以怎樣爭取自己的權益?本次課堂介紹各種非典型勞工的處境及相關法令保障。

第八週 職場自救(三)集體篇:
新勞動三法(工會法、勞資爭議處理法、團體協約法)2011年五月一日實施,勞工組工會容易嗎?會不會被老闆打壓?法令有什麼保障?本課堂為學員講解工會是什麼,並介紹新法令的內容。

第九週 【公共參與週】「雙和的大師記憶-大師講座系列」

第十週 金飯碗好不好捧?銀行業介紹:
銀行業是人人稱羡的金飯碗,但近年政策變化及同業競爭激烈,銀行業還是一個好頭路嗎?入行要準備什麼條件或證照?銀行員有什麼辛酸呢?本課堂為學員全面銀行業的工作狀況。


第十一週 國營事業的勞動人生:
每次國營事業考試都有很多人報考,但錄取率很低。怎樣可以進入國營事業工作呢?國營事業的待遇有多好?每次在媒體上看見國營事業工會抗議,他們有什麼樣的勞動權益議題呢?本課堂深入講解。

第十二週 公部門裡的基層世界-公部門就業介紹:
公部門裡有眾多約僱人員、適用勞基法的人員,他們常抱怨有公務員的義務,沒有公務員的福利?但是每次招考,又有許多人報考?本課堂為學員介紹如何在公部門就業及職涯上可能遇到的權益問題。

第十三週 您所不知工程師生涯!資訊科技業的勞動環境:
資訊科技業裡的工程師,一則給人高薪族的形象,另一則給人宅男的印象;但是,在這個撐起台灣經濟的行業裡,工作辛勞的程度頗為嚴重,工作內容也愈來愈乏味,這些不為外人知的情況,本課堂為學員呈現,並以案例講解資訊科技業勞工如何爭取權益。

第十四週 量販業勞工的汗水!:
量販業裡有許多非正職的勞工,他們工作單調又辛勞,為何人們會選擇此工作?它勞動條件的真實狀況如何?本課堂將分析量販業勞工如何保障勞動權益。

第十五週 退休之後去當保全?保全業介紹:
說到保全業,許多人第一個印象就是-那是退休後老人的工作,但是您知道因為不動產管理概念的推廣,保全業現在已是一個龐大的就業體系,它的勞動條件如何?年輕人想做保全業應注意什麼?本課堂為學員解析。

第十六週 您想成為媒體寵兒?媒體業的就業狀況解析
媒體業勞工最吸引人注意的是主播,但其實還有許多職業,如記者、新聞編輯、廣告公關、印刷工等,他們的勞動條件如何?這是一份怎麼樣的頭路呢?本課堂為學員介紹媒體業的就業情況。

第十七週 存錢有什麼好處?台灣儲蓄互助社之營運的介紹:
孟加拉經濟學者尤努斯創立的鄉村銀行,讓數百萬人脫離貧窮,因此他於2006年榮獲諾貝爾和平獎。其實,台灣也有類似運動;民國八十六年〈儲蓄互助社法〉
實施後,政府大力補助儲互社之成立與營運;而國外實施儲蓄互助的組織,許多是勞工團體,本課堂向學員介紹這個勞工自力救濟的方法。

第十八週 社區貨幣可能嗎?台灣社區貨幣的實踐經驗:
俗話說:錢不是萬能,但是沒有錢,萬萬不能!但是,您可曾想過社區裡也可以有自己的貨幣,社區居民可以藉此交換勞務或實物?勞工住在社區裡,是社區中龐大的族群,如何可以透過交易來互助互惠,本次課堂為學員介紹新北市部份社區的實踐經驗。

 

閱讀資料:1.《新學林分科六法—勞動法》,黃程貫編,2009年新學林公司出版
2.《勞動法權益新解》,邱羽凡、陳文育合著,2011年中華電信工會出版
3.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勞工法令查詢系統」﹝http://laws.cla.gov.tw/Chi/Default.asp﹞
4.新北市政府勞工局官方網站(http://www.labor.ntpc.gov.tw/)

 

評鑑方式:上課參與佔50%;書面報告或閱讀心得佔50%

 

材料費:

特殊需求:

課程編號:210

社團法人台北縣知識重建促進會
永和社區大學(新北市永和區永利路71號,福和國中內)
上班時間:下午2點至晚上10點
電話:2923-6464 傳真:2923-9769
Email:communit@mail2000.com.tw
網址:http://www.community-univ.org.tw/
訂閱永和社區大學電子報

勞動新聞報:勞委會全台勞檢 本週公布首波違反公司名單

勞動視野Logo.jpg

記者林思慧/台北報導

勞委會調查全台有70萬人被雇主A走加班費,勞委會副主委郭芳煜今(13)日表示,即日起到年底將針對7大行業、1萬家企業展開「掃A勞動條件專案檢查」,預計本週公布首波公司企業名單。

因為國內企業主,動輒將「責任制」掛在嘴邊,使得加班對許多人來說,已是「標準配備」。有鑒於此,勞委會特別進行「勞工工作與生活平衡調查」,而12日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近一年來,全國有5成勞工有加班情形,但當中有1成2(約70萬人)形同遭雇主A走加班費。

郭芳煜表示,即日起到年底將針對7大行業、1萬家企業展開「掃A勞動條件專案檢查」,將依過去有申訴案件、有違法案例、公司規模大小與性質為優先
檢查對象,將於勞委會網站上專區公布違法企業、負責人名單,違反者依勞動基準法處以2萬元到30萬元罰鍰,預計在本週公布首波名單。

7大企業為金融保險業、資訊通訊傳播業、醫療保健及社會工作服務業、藝術娛樂及休閒服務業、專業科學及技術服務業、住宿餐飲業及製造業等,將是這是勞檢優先對象。

郭芳煜表示,過去勞基法84條-1核准37類行業施行責任制,勞委會在年底前將會逐一檢討,但尚不考慮廢除,他說,「84條-1不是洪水猛獸,當初集思廣議立法有它的背景,只是時空環境變化,應做檢討。」

郭芳煜強調,勞工未來只要在9個診治中心檢查有過勞死的跡象,勞委會將主動通知企業,如果企業主仍強迫員工加班,將依勞基法77條規定處6個月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30萬元以下罰金。

勞動條件處處長孫碧霞表示,目前最多一天有150件申訴案件,她強調,所有申訴當事人身分都是保密的,只有公司主事者身分會被公布,呼籲勞工朋友遇到問題可撥打0800-08-5151專線。

 

 

勞動新聞報:每4名勞工 就有1人超時工作

勞動視野Logo.jpg  

工商時報【記者薛孟杰/台北報導】

勞委會首度針對勞工進行工時等勞動條件調查,結果有兩成六受訪者表示,近一年曾有一天工作超過12個小時,換言之,每4名勞工就有1人曾違法超時工作。反應超時工作,進而影響健康及家庭者高逾4成,意即110萬勞工深受過勞之苦。

勞委會鎖定投保勞保的勞工,進行「勞工工作與生活平衡調查」,結果顯示,每日加班超過勞基法規定的12小時者有26.75%。近1年曾有1個月加班時數超過勞基法規定者有13.05%,另假日也要上班者有9.20%。若以性別觀察,加班現象都是男多於女。

值得主管機關警惕的是,雇主大多片面訂定加班及例假日上班規則,高達74.27%勞工表示公司未告知或訂定加班規定,僅25.73%勞工表示曾被告知,或公司明訂加班規定。

若以行業別區分,8成以上的服務業都沒有明確告知勞工加班規定,其中「教育服務業」未告知比例最高90.69%,「住宿餐飲業」高達88.34%,其他如「批發及零售業」、「不動產業」等,未告知或未訂定加班時數規定比例都在8成以上。

半數勞工近一年都曾加班,原因以「工作或會議太多」占60.51%最多,其次是「賺加班費」10.49%,「主管要求延長工時」占9.83%第三。

勞委會進一步詢問勞工,加班對生活影響,4成勞工認為「已影響身心健康」,若是經常加班,認為身心健康受影響的比例更攀升到71.41%。4成受訪勞工同時認為,加班對勞工家庭生活也有嚴重影響,若勞工屬於超時加班者,影響家庭生活的比例更提高到70.89%。

特別的是,公司規模越小,勞工對目前與家人或朋友相處時間滿意度愈高。